房地產稅按下暫停鍵,樓市出現重大轉折
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形勢下,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,不少重大改革最終會通過立法或修法來推進。
最近,《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》發布,其中與老百姓錢袋子直接相關的財稅領域立法計劃,屬實出乎許多人的意料。
《規劃》明確表示,將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任期內提請審議增值稅法、消費稅法、關稅法等法規,而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并未在此次立法規劃中提及。
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,是能管此后五年立法工作的“總藍圖”。這意味著,起碼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任期的五年內,房地產稅不會普遍開征。
房地產稅是一個新稅種,由于是將對個人住房征稅,因此這個話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。
當然,立法規劃不提房地產稅,不意味著房地產稅放棄立法,只能說暫緩。
房地產稅一直被視為房地產調控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,而我國房地產市場目前還處在調整階段,房地產稅立法暫緩,正是配合“認房不認貸”、降首付等政策組合拳的一項行動,是對樓市的政策利好方向。
當前的宏觀環境和行業環境都并不適合推進房地產稅,房地產稅立法暫緩是基于現實做出的理性決策,有助于穩定預期,提振居民信心。
回顧房地產稅立法進程,官方一直在推動房地產稅落地。
近年來房地產稅發展歷程:
事實上,房地產稅作為財政體系改革的方向之一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只是愿景之一,更重要的是作為土地財政轉型方向為地方政府籌集財源。
今年年初,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指出,房地產稅是最適合作為地方稅的稅種,在經濟轉為正常增長后應盡快開展試點。
看看這張圖,就知道地方財政的壓力有多大:去年賣地收入較前一年減少 20197億元,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更是腰斬。
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
有機構估算,當下如果開征房地產稅,假如按照0.8%的稅率征收,能夠征得的稅收范圍在1.48萬億至2.95萬億。
全國房產稅一年可征稅額測算
如果開征房地產稅,就能很好的補充地方政府收入,擺脫土地財政,有效解決地方財源建設問題。
從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、地方稅體系建設、國家治理現代化等來看,短期內將仍以法治化的試點改革為主,長遠來說房地產稅仍會推出,房地產稅立法大方向未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