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都逃不過的“職業倦怠”,到底該如何應對?
哪里貴了?這么多年都是這個價格,不要睜著眼睛亂說,國貨品牌很難的……有的時候找找自己原因,這么多年了工資漲沒漲,有沒有認真工作?
近期,因為直播帶貨怒懟網友的一番言論,知名美妝博主李佳琦的相關詞條屢上熱搜。
輿情的不斷煎烤,粉絲的不斷取關,真金的不斷損失,讓李佳琦遭遇爆紅以來的最大塌房。
看過原視頻的人更能體會到當時的崩潰瞬間,表情是非常不耐煩、有情緒的,近乎發泄一般,口不擇言將怒火輸出。
直播已經不是一件讓他開心的事,但生活的慣性讓他繼續播下去,現在的狀態呈現出一種深深的疲憊感,肉眼可見的“我不想做但不得不做”的倦乏,他用看似傲慢的態度來掩飾他內心的疲憊和無助。
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勞,更是精神上的疲憊,這種狀態被形象地稱為“職業倦怠”。
無論你是什么職業、年齡、身份或背景,都可能在職業生涯中體驗到它。
“李佳琦職業倦怠”的話題引人關注,他的倦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?
是長時間的直播拉時長帶來的身體上的疲憊,讓人提不起勁兒。
是流程化的工作內容,程式化的套路,帶來的疲于應對。
是一年賺18億后,對錢的感受越來越模糊,帶來的目標感缺失。
是“我都財富自由了,還要被迫打工”帶來的委屈和不甘。
不管是不是他為自己找借口做公關,至少說明了一件事:職業倦怠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個廣泛而嚴重的問題。
如何以更好的姿態面對職業倦怠,重新找回工作的激情和動力,這便是當代職場人一門重要的必修課。
數據研究表明,六個主要因素導致職業倦?。?/span>
數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,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平臺經濟、共享經濟等等帶來了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,平臺作為新的組織形式,被逐漸應用于產業經濟與商業領域之中。
在就業觀念、市場用工形態、新經濟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,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催生了大量的平臺靈活就業者。
逃離工位或許是個辦法,很多年輕人也在做出不同的嘗試,試圖打破職場倦怠的僵局。
一部分人發展副業,試圖在工作之外用愛好賺錢;也有人不再盲目追求穩定,成為數字游民,探索現代工作的新可能。
對于個人而言,共享經濟平臺擁有很高的靈活性和自主性??梢造`活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,盡可能避免空檔期,賦予自身選擇工作的權利,達到自身價值的最大化。